惠州光伏并网技术标准与规范解读
2025-07-11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高度重视,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全国各地快速推广。惠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在推动光伏产业发展方面也走在前列。为了保障光伏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并有效实现与电网的协调配合,惠州地区在光伏并网技术标准和规范方面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技术要求。本文将围绕惠州地区现行的光伏并网技术标准进行解读,帮助相关单位和个人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政策。

首先,从并网电压等级来看,惠州地区的光伏项目根据装机容量的不同,分为低压接入和中压接入两种方式。一般来说,单个并网点容量不超过400kW的分布式光伏系统,优先采用380V或220V低压接入;而超过400kW的项目,则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10kV或更高电压等级接入电网。这种分类方式有助于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同时也便于不同规模项目的合理规划与管理。

其次,在电能质量方面,惠州对并网光伏系统的电压偏差、频率波动、谐波含量等指标提出了明确要求。例如,电压总畸变率不得超过5%,各次谐波含量也需满足国家标准。同时,光伏逆变器应具备良好的无功调节能力,能够根据电网调度指令调整输出功率因数,以维持电网电压稳定。这些规定旨在确保光伏系统不会对现有电网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在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的情况下,保障电网的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关于防孤岛保护功能,惠州地区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所有并网型光伏系统必须配备可靠的防孤岛保护装置。所谓“孤岛效应”,是指当主电网发生故障或停电时,分布式电源仍继续向局部电网供电的现象,这不仅会对检修人员造成安全隐患,也可能影响电网恢复供电的进程。因此,光伏系统必须具备在电网异常时迅速切断输出的能力,且检测时间不得大于2秒。此外,系统还应具有自动恢复并网功能,在电网恢复正常后,能够重新接入并开始发电。

在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方面,惠州要求并网光伏系统配置相应的保护设备,如过流保护、速断保护、低电压穿越等。特别是对于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的项目,还需满足低电压穿越能力的要求,即在电网发生短时电压跌落时,光伏系统不应立即脱网,而是应保持运行并为电网提供一定的支撑。这一要求有助于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尤其是在应对突发故障时,避免大规模脱网引发连锁反应。

另外,惠州还对并网光伏系统的通信与监控提出了具体要求。并网项目需具备远程通信能力,能够将发电量、电压、电流、频率等关键参数实时上传至电网调度中心。对于较大规模的项目,还需建立独立的监控系统,支持远程控制和数据采集。通过统一的数据平台,电网公司可以更有效地掌握区域内的光伏发电情况,优化调度策略,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

最后,在并网申请流程方面,惠州遵循国家能源局及广东省有关政策,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服务机制。项目单位在完成备案后,需向当地供电企业提交接入系统方案设计文件及相关资料,供电企业应在规定时限内出具接入意见书,并协助完成后续的验收与调试工作。整个流程强调公开透明、高效便捷,旨在降低项目落地门槛,加快光伏项目的推进速度。

总体来看,惠州在光伏并网技术标准和规范方面,既严格遵循国家层面的技术要求,又结合本地电网特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细化和完善。这些标准不仅为光伏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不断优化,惠州有望在光伏并网领域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绿色能源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13360888599 CONTACT US

公司:广东启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惠州市惠城区三栋镇四环南路1号乐创汇智慧园产业用房(B)座5层503房

Q Q:123456

Copyright © 2002-2024

粤ICP备18088341号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360888599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