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工程中如何去除铬?
2025-07-08

在水处理工程中,去除重金属污染是保障水质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中,铬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污染物,因其毒性强、迁移性广,在水体中长期积累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如何高效、稳定地去除水中的铬离子成为水处理领域的重要课题。

铬的来源与危害

铬主要来源于电镀、皮革鞣制、染料生产、金属加工等行业排放的废水。其存在形式主要包括三价铬(Cr³⁺)和六价铬(Cr⁶⁺)。其中,六价铬具有较强的毒性和致癌性,容易通过食物链富集,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皮肤组织均有显著损害。相比之下,三价铬虽然毒性较低,但若浓度过高,也会对水生生物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无论以何种形态存在于水中,铬的去除都是水处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常见的铬去除技术

目前,水处理工程中去除铬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膜分离法以及生物处理法等。每种方法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的处理场景和水质条件。

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是一种传统且应用广泛的除铬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向含铬废水中投加石灰、氢氧化钠或硫化物等化学药剂,使铬离子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物并从水中分离出来。对于三价铬而言,通常采用调节pH值至8~10之间形成Cr(OH)₃沉淀;而对于六价铬,则需先加入还原剂如亚硫酸钠、硫酸亚铁将其还原为三价铬后再进行沉淀处理。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但会产生大量污泥,后续处理较为复杂。

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选择性吸附水中的铬离子,从而实现去除目的。此方法适用于低浓度铬的去除,具有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等优点。然而,树脂价格较高,再生过程复杂,且对进水水质要求严格,限制了其在大规模水处理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吸附法

吸附法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较快的除铬技术,其核心在于使用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丰富表面官能团的吸附材料,如活性炭、沸石、壳聚糖、生物炭等,将铬离子吸附于材料表面从而去除。该方法操作灵活、适应性强,尤其适合处理低浓度含铬废水。随着新型吸附材料的研发不断深入,其吸附容量和选择性不断提升,应用前景广阔。

膜分离法

膜分离技术包括反渗透(RO)、纳滤(NF)、超滤(UF)等,能够有效截留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这种方法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优良,但设备投资大、运行能耗高,且对预处理要求较高,主要用于对出水水质有特殊要求的场合。

生物处理法

生物处理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绿色、环保的除铬方式,主要利用微生物、植物或其代谢产物来吸附、转化或固定水中的铬。例如,某些细菌可以通过还原作用将六价铬转化为三价铬,从而降低其毒性;藻类和真菌则可通过表面吸附机制去除铬离子。该方法具有能耗低、环境友好等优点,但处理速度相对较慢,适用于对处理时间不敏感的场景。

综合处理策略

在实际水处理工程中,单一的除铬技术往往难以满足复杂的水质要求,因此常采用多种方法组合使用的综合处理工艺。例如,可先通过化学还原-沉淀法去除大部分六价铬,再结合吸附法或离子交换法进一步深度处理,确保出水达标。此外,随着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水处理厂开始引入在线监测系统,实时调整处理参数,提高处理效率和稳定性。

结语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面临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峻。铬作为典型污染物之一,其去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水处理工程中的重点方向。未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效、经济、环保的除铬工艺将不断完善,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水环境提供坚实保障。

13360888599 CONTACT US

公司:广东启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惠州市惠城区三栋镇四环南路1号乐创汇智慧园产业用房(B)座5层503房

Q Q:123456

Copyright © 2002-2024

粤ICP备18088341号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360888599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