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化工园区废水处理工程的应急处理预案
2025-07-07

惠州化工园区作为广东省重点发展的工业园区之一,其废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有效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特制定本废水处理工程的应急处理预案。
一、应急预案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惠州化工园区内所有涉及废水排放的企业及配套污水处理设施,在发生以下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响应与处理:
- 进水水质异常:如pH值剧烈波动、重金属超标、有机污染物浓度过高等。
- 设备故障或停电事故:关键处理设备损坏或电力系统中断导致处理能力下降或停止。
- 自然灾害:如暴雨、洪水、台风等极端天气引发的排水系统瘫痪。
- 人为事故:非法排污、操作失误或管理不善造成的突发性污染事件。
- 生物系统崩溃:活性污泥系统中毒、菌群失衡等影响生化处理效果的情况。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为确保应急处理工作的高效推进,成立由园区管委会牵头,环保、水务、应急管理、公安、消防、企业代表等部门组成的“惠州化工园区废水处理应急指挥部”,下设多个工作组:
- 指挥协调组:负责统一调度资源,协调各部门联动。
- 技术专家组:提供现场技术支持和方案建议。
- 监测预警组:实时监控水质变化,发布预警信息。
- 应急处置组:执行具体应急措施,如截流、调蓄、投药等。
- 后勤保障组:保障物资供应、通讯联络和人员安置。
- 信息发布组:统一对外发布事件进展和处理情况。
三、预警机制与分级响应
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发展趋势,将应急响应分为三级:
(一)三级响应(一般事件)
当发现个别企业排放水质轻微超标或局部处理单元出现小故障时,启动三级响应。由园区污水处理厂自行组织处理,同时向监管部门报备。
(二)二级响应(较大事件)
若事件可能影响整个园区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或造成周边环境一定污染风险,启动二级响应。由应急指挥部统一部署,协调相关单位进行现场处置,并加强水质监测频次。
(三)一级响应(重大事件)
当发生大规模污染泄漏、系统全面停运或造成公共健康危害等情形时,启动一级响应。立即上报市政府及相关上级部门,调动全市资源参与救援与处理,必要时实施停产限排等强制措施。
四、应急处置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突发事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1. 进水水质异常处理
- 立即关闭或限制异常水源进入主处理系统;
- 启动事故池或调节池暂存高浓度废水;
- 投加中和剂、吸附剂或氧化剂以降低毒性;
- 加强水质在线监测,及时调整工艺参数。
2. 设备故障或停电应对
- 启用备用电源或移动式发电设备保障基本运行;
- 切换至备用处理单元维持最低处理能力;
- 对故障设备进行抢修,优先恢复核心功能;
- 若无法短时间修复,启动临时处理装置或外运处理。
3. 自然灾害应对
- 提前做好防洪排涝准备,检查泵站、管网运行状态;
- 在暴雨期间加强巡查,防止雨水倒灌或污水溢流;
- 设置围堰、沙袋等隔离措施,防止污染物扩散;
- 及时清理堵塞物,恢复排水系统畅通。
4. 生化系统异常应对
- 停止有毒废水进入生化池;
- 补充活性污泥或引入耐毒菌种;
- 调整曝气量、回流比等工艺参数;
- 必要时投加营养剂恢复微生物活性。
五、事后评估与整改提升
每次应急事件处理结束后,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对事件原因、响应过程、处理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并提出整改措施:
- 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提升早期识别能力;
- 加强企业监管,严格落实排污许可制度;
-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实战应对水平;
- 更新应急预案内容,确保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 推进智能化改造,提升系统自动化控制水平。
六、结语
惠州化工园区废水处理工程是保障园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对于防范环境风险、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健全组织体系、完善预警机制、强化应急处置手段和持续改进管理措施,可以有效保障园区水环境质量,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